“这府城内外太乱了,如果对方想要动手偷袭,恐怕连凶手都找不到。”
“要把这个消息尽快告知进爷那边,这次和楼家怕是交恶了,咱们招募辽民的事情肯定要被找麻烦”
你一言我一语就议定了章程,马上就有人拿钱出去采买给养雇佣车马,内卫队几个人则是乔装打扮离开客栈这边,客栈周围也被安排了明暗哨位,家丁们则是结队在客栈内待命,兵器就在手边,随时准备战斗或者守御,然后留下来的管事开始把辽东难民一个个叫进来询问谈话,无非是问辽民愿意不愿意跟着徐州那边,同时在询问过程中观察下这个人到底可靠与否。
辽东这些人都大概知道了刚才这件事的前因后果,看到赵字营愿意仗义出手,同时又有仗义出手的本钱,而且在这客栈里也舍得给大家花费,这几件事加起来,大家对于去徐州没什么不愿意的,何况还有可靠的乡亲担保,那老熊、老彭算是有威望的,而李家三兄弟原来可是大老爷那一级的,这样的人都过来了,自然没什么不能信的。
被抓走妹妹的那兄妹俩姓吴,哥哥吴晓,妹妹吴梅,据说是本地秀才帮着取得的名字,在那边也问出消息来了,吴梅被抓进去之后的确没有坏了清白,倒是有人过来强制她洗浴,还有婆子过来大概看看,然后就被软禁,给她送饭的人居然也是辽地女子,说这楼公子喜欢在街上抢来买来有姿色的辽地女子,糟蹋取乐,玩够了就转送给其他人,为这个事情已经自尽死了好些个,可也没有人管。
吴梅犹豫了一天多,想要在房里上吊的时候,这楼家却有人把她送出来,冷言冷语的说她命好,然后回到了这边,不管别人如何,吴家兄妹对徐州是死心塌地了,那哥哥吴晓虽说有病虚弱,可还是跪地磕头的保证,这条性命都是徐州的。
对这些赌咒发誓,赵字营的人并不关心,他们在等客栈掌柜打听回来的消息,这个也没有花费太久,刚到午饭时候,客栈掌柜脸色难看的回来了,楼家的底细也打听清楚。
楼大梁和楼先奇父子是济南府章丘人士,在楼大梁父亲那一辈就已经是个破落户人家了,楼大梁的父亲早逝,有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叔父,却是因为什么机缘入宫做了宦官,因为拜的干爹权重,一步步发达起来,在楼大梁十几岁的时候,他叔父已经在御马监管点消失了。
这叔父很记挂着自家侄子,就把这侄子活动到京营里面当兵,平常京营军兵是给贵人们做苦役的劳力,可要有人照顾那就不同了,他叔父在内廷走得还算顺,楼大梁就在北直隶各处军镇里不断的升官调动,等到天启初年的时候,已经是个游击的位置了,而且还成了某某卫所世袭下来的千户。
楼家的叔祖在御马监四大营一营内做监军,虽说不被称为太监,也是仅次于太监的实缺,而且这楼家叔父是一开始就投向魏忠贤的。
第1078章章丘县房家镇
甚至还被魏忠贤的对头魏朝整了几次,等到魏忠贤得势之后,这位手握内廷兵权的楼家叔祖就更被看重,有了这层关系,楼大梁也就飞黄腾达了,山东总兵杨国栋在山东连打了几次败仗,尽管杨国栋是魏忠贤的义子,可也让魏忠贤恼火不已,趁这个当口,楼家叔祖推荐自己侄子来山东这边做副总兵,辅佐杨国栋。
这时机找的很准,楼大梁直接跳了两级,成为了登莱副总兵,之所以瞄着山东总兵的位置,因为这边负责对辽东的防御,大批的物资集中此处,油水丰厚,再者楼家本来就是山东章丘县人,这也算衣锦还乡。
有些事情不用打听也能想得明白,原本杨国栋身为山东总兵,在这登莱镇是说一不二的角色,加上魏忠贤义子的身份,更是无人能制,什么知府、道臣甚至山东巡抚都不在话下,而打了几次败仗之后,身边被派过来一位同是魏忠贤徒党的副将,权势必然被分润削弱,这杨国栋和楼大梁之间彼此肯定看不顺眼的。
而楼先奇率众围攻客栈,和徐州队伍撕破脸的事情,肯定会让杨国栋借机发作,这徐州赵字营连魏公公都得慎重对待,好不容易双方才和气相处,你不顾大局,为了个女子险些酿成大祸,这责任怎么算,就算打听不到,没有传闻,也能猜到杨国栋咄咄逼人,楼大梁忍气吞声,然后还要怒骂责罚自己儿子的场面。
想想的确解气,可话说回来,这就算把人得罪恨了,那楼家在登莱镇正压的杨国栋抬不起头,突然间闹出这个事情被杨国栋翻身,想想缘由肯定会恨的徐州这边牙痒,虽说不敢公然撕破脸,可暗地里下绊子的勾当肯定不会少了,以后肯定还有这样那样的难处,想想就让人发愁。
既然局势已经这般,那么眼下招募到的辽东难民就要越快出发,免得再生什么波折,目前手里能抓到的难民越多,以后过来招募越容易,每一个都是种子,将来都是要生根发芽的。
路上的补给已经采买的差不多,说来有些荒唐心酸,这登州府府城内外的辽东难民这么多,本地百姓也过得艰难,可物资却是极大充裕的,大明朝廷通过各种手段盘剥来的物资都聚集于此,却用不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,只是被相关人等大发其财,只要你有银子就可以轻松买到。
第二天又有消息传来,说那楼先奇被打了几十鞭子,闭门不出在家养伤,听到这消息后,客栈掌柜伙计的态度又是殷勤不少,没想到这徐州的名头居然这么好用,不过徐州的队伍却上下通报要抓紧出发赶路了。
算上先期到达的人员,来时一共二百四十五人,离开的时候是二百三十一人,算上难民一共是七百四十一人,看在客栈以及各种有心人眼里,这些徐州人全部离开,实际上却有十几人隐藏了下来,原本准备光明正大的在客栈这边留守,但眼下这个局势并不允许。
离开登州府府城的时候,又有雪花飘下,好在雪不是太大,随队的辽东难民都被组织起来,帮着推马车,清扫道路上的积雪,甚至部分算是放心的,由李家人和到过徐州的几十名辽民一起,护卫着队伍前进。
这么一大队人离开城池的时候,有些路边和附近的辽民警醒细致,居然主动过来投奔,赵字营这边倒是来者不拒,让先前那些辽民盘问几句,真假就很容易分辨,而且这登州府城内的势力应该还来不及做什么布置,等大队真正上路之后,队伍已经近千人了。
人数多归多,可银子足够,给养和车马都不是问题,能吃饱的辽东难民劲头都很足,整个队伍行进的很顺利,那老彭居然还知道提醒,说这么多人穿州过府的很容易被官府盯上,惹出麻烦,不过对这个赵字营也是早有定计,兖州府那边各州县早就出具了文书,说本地死伤惨重需要招募流民屯垦,有官府大印,又有士绅呈文,山东各处衙门就算知道底细,也得捏着鼻子认了。
那青州大豪派来的向导却比赵字营的人还紧张,他们可是知道得罪登莱镇的